时间:2018-5-2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作为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以一个出众的智力水平成长。但我们是否知道智力应该涵盖哪几部分内容?著名脑神经专家约翰·梅迪纳将人类的智慧描述为五种重要能力,我们今天来一看究竟。

●渴望探索:革新者的DNA

●自我控制与执行力●创造力●语言沟通能力●解码非语言沟通能力渴望探索:革新者的DNA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孩子是多么喜欢进行探索的有趣故事。

一次,我们带宝莉去旅行,草坪上有很多的蒲公英。开始的时候她特别开心的采摘,就在我们说你可以尝试吹一下的时候,她张开大嘴,一口把蒲公英吃进嘴里,然后不停地尝试把蒲公英的毛毛从嘴里摘出来。她真的认为尝试就是“尝尝”,而且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检验她的认知。

我们知道她这么做不妥,于是赶紧拿走她手里的蒲公英,但好像激怒了她,然后发出哭腔,不断挥舞着手里的蒲公英。这个正在探索的小家伙可不希望别人干扰他对知识的追求,特别是事关她尝尝蒲公英的时候。

我想父母们肯定与我们的经历相似,孩子一定要去做大人不让做的事情,尤其是在婴儿期,或小宝宝的阶段。这其实是求知若渴的小宝宝正在感知世界。

约翰梅迪纳讲道,婴儿用于探索,实验手法多种多样,而且坚持不懈。他们使用流体智力来提取信息,然后将其固话,存入记忆当中。从没人有教他们这么做,但全世界的婴儿都是如此,这说明此类学习行为具有很深的进化根源。

宝宝真的是科学家,他们的实验室是整个世界。包括路边的蒲公英,商店里的彩色包装袋。

研究学者哈尔·格雷格森做过很多研究,他聊起孩子时说“四岁大的孩子会不停追问大人为什么;但到6岁半时,孩子们就不太问为什么了,因为他们知道老师更喜欢他们给出所谓”正确“的答案,而不是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高中生就更别提了。等到他们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残留的那一星半点好奇心彻底被磨光了。有80%的公司总裁花不到20%的时间琢磨着新想法。”

这实在是让人遗憾的事情。尤其在我们国家的硬是教育下,这一点更为明显。

所以,身为父母的各位可以做一些事情来鼓励并保护孩子天生的求知欲,第一步就是要意识到并肯定,“好奇心”对于他们的智力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自我控制与执行力

一个健康的儿童坐在桌子前,上面摆放着两块刚出炉的、又大又香甜的巧克力曲奇。这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斯坦福大学实验室发生的一幕。

研究专家说“你看见桌上的曲奇饼了吗?如果你忍不住的话现在就可以吃一块,但你要是能够等一等的话,两块就归你了。我离开5分钟,如果我回来你们一块没吃,那么久我就把两块都给你;如果你吃了一款,那马第二款就不能给你了。”孩子们点点头,研究者随即离开了实验室。

孩子们在座位上躁动不安,有的背过身,有着眯着眼。他们固然很想得到第二块曲奇,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结果是72%的学龄前儿童忍不住吃掉了第一块曲奇;而4年级的小学生的忍耐力有所提高,有49%的孩子没有忍住;对6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到30%,只有学龄前儿童偷吃比例的一半。

冲动控制是执行功能中的一部分。执行能力包括了计划、预测、问题解决和目标设定等相关的行为,这些活动需要调用大脑的许多功能,其中包括被称为工作记忆的短期记忆。米歇尔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孩子的执行功能是其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执行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孩子是否能够过滤掉各种干扰。在今天这个充满了刺激和诱惑、鼓吹大家要及时行乐的世界里,这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我们的孩子,面对各种诱惑。但只要大脑能够投过背景噪声挑选出那些有价值的信息,那么执行力就能让我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创造力

富有创造力的人能够将看似不相关的实物联系起来并加以创新。当然创新与风险密不可分。

世界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教授访华时曾说,中国的学生非常聪明,智商很高,成绩也很好,但可能中国学生创造力不尽人意。除了学校之外,可能还有一条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原因,就是中国的家庭养育氛围,比美国文化更加权威主义(Authoritarian)。

老师、父母都对孩子强调服从,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指令去做。而创造力就是不循规蹈矩,另辟蹊径去做事。如果孩子们从小就习惯于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且老师、家长都告诉他们只有这唯一的方法是正确的,那又怎么会有创造力呢?

塞利格曼教授在演讲中

进一步说,只要随孩子去自由成长,就能培养创造力吗?那创造力也太便宜了吧?

马丁·塞利格曼说创造力不是说你培养孩子的奇思妙想就够了,还需要孩子能够规范他们的奇思妙想。

知道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以及更进一步的,怎样实现那些有用的主意。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孩子的艰苦努力,掌握足够多的知识,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语言沟通能力

语言能力在人类的智力中占有重要地位,就连智商测试也包括与语言能力相关的问题。

对刚做爸爸妈妈的人来说,见证宝宝开口说话的那一刻是最开心的事情之一,要知道,说话是一项极为复杂的认知功能。

著名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认为,在婴儿出生的时候,他们的大脑中已经预装了语言软件。乔姆斯基将其称为普遍语法。

诺姆·乔姆斯基,图片来自网络。

婴儿是天生的语言学家,刚刚出生的宝宝就能够辨识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发音特征,华盛顿大学教授帕特里夏·库尔是学习与智力科学研究中心的主任,她首先发现了这个现象,并将这个阶段的孩子叫做“世界公民”。

乔姆斯基说:“人类天生不具备说某种语言的能力,而是具备说任何一种语言的能力。

解码非语言沟通信号

非语言沟通信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面部表情。

婴儿喜欢凝视人类的面孔,尤其妈妈的脸;不过,就算陌生的人脸也要避猴脸、骆驼、猫或狗的脸强多了。那么,婴儿在人脸上寻觅什么?愿挨天猫找的是情绪信息。你是开心,忧伤,还是害怕呢?

每个人都会话很多时间来理解别人的面部表情。一个人的非语言信号既可以证实他人说的话,又可以挖掘出没有表达出来的情绪,甚至可以告诉你他在说谎。人际关系取决于我们的解读能力,人类会反射性地解读他人的表情,即便是刚出生的小婴儿也不例外。

彻底搞懂面部表情的含义需要多年的经验。在这其中,成人也免不了会犯错,提高解读准确率的唯一方法就是多和人交往。

所以我们应该和自己的宝宝多多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不是让他们整日和电脑、电视机为伴。婴儿大脑的健康发育离不开与父母的持续交流。









































白癜风立足北京服务全国
白殿病初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oveyouocococ.com/kfzlgj/110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