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学校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实用评估工具
课程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任何课程的设置,其基本原则应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即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体现“人本主义”的精髓。所以,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活动中,对于教师设计的课程方案,是否有资格走进课堂,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我们自有一套工具进行认证。每一门课程方案,都必须经过这一套工具的评定,拿到最后的“通行证”,才能呈现在学生面前。 首先,每一位教师所选择的课程内容和进行的课程设计必须围绕“三个中心”: 一是“以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现实”为中心。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要根植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实际需要和日常生活中,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特长、爱好,如本地环境污染和保护、民俗风情、从小理财、动植物保护以及本校学生心理建康情况、学生思考分析能力的调查与研究、语文写作活动、英语会话活动、感恩教育等。 二是“以学校周边地方特色资源”为中心。我校地处卢湾区淮海中路南侧,区域位置优越,人文资源深厚。区内有历史遗迹余处,中共“一大会址”、“《新青年》编辑部”、周公馆、中山故居、韬奋纪念馆及郭沫若故居等,闻名海内外。年建成的新天地休闲娱乐区域,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洋、商业与文化交融在一起,成为引领时尚休闲的标志性场所。这些都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能弥补学校课程资源的不足。 三是“以展示学校特色内容”为中心。在70年代末,我们学校便以“美育”为引线,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的美育在同行中以创新性、先行性、示范性闻名。而今,除了“美育”外,学校的特色内容更涉及篮球、科技、综合探究活动等多个方面。教师的课程开发以学校为基地,应体现我校自身的特色。它是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这样开发的课程,才是真正的校本课程。 其次,除了上述三个中心,还应该坚持以下六个基本点: 一是有效。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所以,每一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所涉及的知识和能力,是否能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服务,是否能够达到教育功能的实效。对于那些无关紧要,可有可无或对达成教育目标无用的内容,即便是学生感兴趣的,也应该摒弃。 二是有重点。在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有大量的课程资源可供教师选择。往往,会使人觉得这个内容不错,放进课程吧;那个也很好,不用太可惜了,也放进去吧。结果变成了眉毛胡子一把抓,根本不能凸现开发者的本来意图。所以,教师所选择的内容必须要在可能的范围内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内容,而其所涉及的知识与能力,必须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三是有趣味。我们校本课程实施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天真单纯。“童真”是他们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童趣”是他们最可爱之处。这样的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当然应该是有趣的。充满趣味性的学习内容会给予学生最具持久性的动力。教师所选择的课程内容只有让学生感兴趣的,才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积极性,使学生更容易消化所学的东西,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是适合学。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大有小,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必须适合绝大部分的学生。过于难的,过于简单的都无法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相联系。 五是现实。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世界里。学校就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学生在社会里所遇到的一切,在学校里同样也会发生。那校本课程内容就要力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要符合当今社会和周围世界的现实要求,能够反映当代科技的发展成果的,绝非是“乌托邦”式的。 六是实用。课程内容如果提供的仅是学生可以习得的知识或技能,还远远不够。我们要求的课程内容还必须具有前瞻性,超前性。它要有助于学生解决目前的问题和未来的问题,要能引发学生真正的思考。 评价项目 等第 课 程 目 标 (一)课程目标体现学校特色内容。 优良 一般 不合格 课程目标的制定与学校文化相吻合,较好地体现了学校的特色内容,是名副其实的“校本课程” 课程目标的制定与学校文化相吻合,能够体现学校的特色内容,但还不够明显。 课程目标的制定与学校文化不一致,无法体现学校的特色内容。 (二)课程目标体现本校学生的发展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核心。 课程目标中与学生相关的目标制定与本校学生的发展目标相一致,较好体现了满足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提供学生表现、表达兴趣的机会。 课程目标中与学生相关的目标制定与本校学生的发展目标基本一致,能够体现满足和发展学生的兴趣,但没有提供学生表现,表达兴趣的机会。 课程目标中与学生相关的目标制定与本校学生的发展目标不一致,无法体现满足和发展学生的兴趣。 (三)课程目标结合学校周边地方特色资源。 课程目标较好地体现了与学校周边丰富的课程资源相结合,有力地弥补了学校资源的不足。 课程目标能够体现与学校周边课程资源相结合,却无法弥补学校资源的不足。 课程目标无法体现与学校周边课程资源的结合。 课 程 内 容 (一)有效 课程内容在选择上,所涉及的知识和能力,较好地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服务,较好地达到教育功能的实效,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 课程内容在选择上,所涉及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服务,但达到教育功能的实效性还较欠缺。 课程内容在选择上,所涉及的知识和能力,不能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服务。 (二)、有重点 在大量的课程资源中,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内容,所涉及的知识与能力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在大量的课程资源中,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内容,所涉及的知识与能力却无法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大量的课程资源中,课程内容的选择无重点内容,眉毛,胡子一把抓,无法凸现开发者的意图。 (三)有趣味 课程内容是充满趣味性的,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积极性。 课程中部分内容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但另有一部分内容则有些枯燥,乏味。 课程中大部分内容都无趣,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四)适合学 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适合绝大部分的学生,较好地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相联系。 课程中部分内容的难易程度适合绝大部分的学生,但还有些内容过难或过易。 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无法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相联系,难易程度不适合绝大部分的学生。 (五)现实 课程内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非常符合当今社会和周围世界的现实要求,较好地反映了当代科技的发展成果。 课程内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部分符合当今社会和周围世界的现实要求,部分则游离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外。 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当代社会和世界脱节。 (六)实用 课程内容的选择有前瞻性和超前性,有助于学生解决目前的问题和未来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真正的思考。 课程内容的选择有前瞻性和超前性,但提供的仅是学生可以习得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解决目前的问题和未来的问题的帮助不大。 课程内容的选择对于学生而言,无法帮助其解决目前的问题和未来的问题,也无法引发学生真正的思考。 课 程 实 施 方 案 (一)课程实施方案整体框架 课程实施方案具体,框架完整,思路清晰,所列举的策略能为达成课程目标而服务。 课程实施方案具体,框架完整,但有些地方表达不清楚,部分策略无法达成课程目标。 课程实施方案较为笼统,简单,思路混乱,无法凸现设计者的意图。 (二)课程实施方案中能体现资源整合,多方合作。 课程实施方案能较好地体现多种课程资源的整合,并且有与多方合作,共同实施的设想和具体操作方法。 课程实施方案中有体现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多方合作的设想,但所选择的课程资源较为单一,并且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 课程实施方案中根本没有或者几乎没有课程资源整合,多方合作的内容。 (三)课程实施方案能体现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课程实施方案能较好地体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将会提供学生大量共同参与的机会,提供大量实践的机会。 课程实施方案中有提供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的内容,但从方案中看,这些机会的次数较少。 课程实施方案中根本没有或者几乎没有提供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的相关内容。 (四)课程实施方案达成课程目标的可行性 课程实施方案中所描述的策略,方法和教学过程达成课程目标的可行性很大。 课程实施方案中所描述的策略,方法和教学过程有一部分有达成课程目标的可行性。 课程实施方案中所描述的策略,方法和教学过程达成课程目标的可行性很小或几乎无法达成。 教 材 设 计 (一)主题 教材中主题明确,与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案相符合。 教材中主题明确,但有部分与课程内容与实施方案不符合。 教材中无主题或主题不明确。 (二)部分 每部分都有一个明确的主要内容,描述的语言有条理,规范,易被理解,描述的知识性概念科学、正确。 每部分都有一个明确的主要内容,描述的语言有条理,规范,但部分语言过于专业,晦涩难理解,描述的知识性概念科学、正确。 并不是每部分都有一个明确的主要内容,描述的语言思路不清,表达不清。 (三)图画 教材中图画布局合理,充满童趣,清晰度高,有助于达到每部分的目标。 教材中的图画布局合理,充满童趣,清晰度高,但部分与目标无关。 教材中图画胡乱安插,像素较低。 (四)组织 教材中各部分的内容组织有逻辑性,文字与图画相得益彰,整洁美观 教材大部分内容组织有逻辑性,文字与图画相得益彰,整洁。 教材中内容组织没有逻辑性,文字图画安排不合理。 (五)书写和语法 没有书写和语文错误 有些地方出现书写和语法错误 书写和语法错误频繁出现 课程名称开发教师 项目 评价等第 优良 一般 不合格 课 程 目 标 1、课程目标体现学校特色内容。 2、课程目标体现本校学生的发展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核心。 3、课程目标结合学校周边地方特色资源。 课、 程 内 容 1、有效 2、有重点 3、有趣味 4、适合学 5、现实 6、实用 课 程 实 施 1、课程实施方案整体框架 2、课程实施方案中能体现资源整合,多方合作。 3、课程实施方案能体现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4、课程实施方案达成课程目标的可行性 教 材 设 计 1、主题 2、部分 3、图画 4、组织 5、书写和语法 总评 改进意见 借助这一套量规工具,对于每一门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方案的评价,我们才有据可循,有理可依。只有通过这套工具“检验”的课程,才能堂堂正正地走进课堂,走进学生。 罗老师是我们学校一位教龄较长,教学教育经验比较丰富的中年教师。她长期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师。她喜欢旅游,遇到假期,经常是闲不住的,流连于各名山大川。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教学专长,罗老师设计开发的课程是《环游中国》。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门课程就可以走进课堂。这门课程是否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是否符合学校校本课程的要求?它必须经过课程领导核心小组和专家团的审核、评价。 我们课程领导核心小组成员和专家团仔细阅读了罗老师的课程设计方案,以《卢湾二中心小学课程设计开发量规》为依据,经过几个回合的讨论,综合大家的意见,完成了《环游中国》这门课程的设计开发方案的评价表。我们发现,从“课程目标”这一维度来看,该门课程的等第为“优良”,该门课程的设计理念和目标的制定都体现了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我们学校的文化基调非常一致。同时,它也以我校学生发展目标为切入口,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我们还发现,在“课程内容”这个部分,该门课程得到的等第是“一般”,主要问题表现在: 1、有重点 按照“量规”对“优良”这一等第的描述,要求在大量的课程资源中,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内容,所涉及的知识与能力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环游中国》这门课程的课程资源极其丰富,这个好,放进了课程内容,那个也好,也放进了课程内容,导致根本无代表性的重点内容可言。结果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搞不清安排这些内容的意图究竟是什么? 2、有趣味 按照该门课程的设计方案来看,该门课程主要授课对象是我校三年级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属于中年学段,相比低年级学生,他们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略微抽象的概念能够理解,但显而易见的是,他们依然需要很多直观的、具象的表现形式,需要类似游戏、角色扮演来提高学习的兴趣。然而,该门课程的内容中的“历史追溯、对人类文化发展的价值、建造过程”等内容缺乏趣味性,相反,还比较枯燥,那些庞大的数据,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流派,怕是会让学生不厌其烦。 3、实用 “量规”中对“实用”这一评价项目评价为“优良”的描述是:课程内容的选择有前瞻性和超前性,有助于学生解决目前的问题和未来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真正的思考。《环游中国》这门课程毫无疑问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习得上是给予了很大的帮助的。该门课程能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中国文化,在人文方面的受益是颇丰的。这可能与罗老师本身所从事的专业——语文教学有关,但是,该门课程却没有一点策略与方法能帮助学生解决目前的问题和未来的问题。 受到“课程内容”的影响,在教材设计上,自然而然也有不少问题。 面对这样一份课程设计开发方案,我们认为,虽然,它还存在不少问题,目前的等第不是“优良”,但是,它的设计理念和课程目标获得的等第是“优良”,甚至可以说是“优秀”,若就此将它拒之门外实在太可惜了。只要进行修改,这将是一门非常棒的校本课程。于是,我们在该门课程的评价表上写下了“改进意见”。 1、对课程内容进行删减,选择有代表性的,能够体现设计者意图的重点内容。 2、在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删除无趣的内容,增加有趣味性的内容,或对现有内容进行修改,增加其趣味。 3、课程不仅仅只是为了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应该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能够提供策略、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的生活问题。 4、教材根据课程内容的重新架构,做出相应的调整。 我们和罗老师进行了一次沟通,将《卢湾二中心小学课程设计开发量规》、《课程设计开发评价表》和《环游中国课程设计开发方案》都呈现在罗老师面前,就每一条评价项目,结合《量规》,对照罗老师撰写的方案,进行了详尽地说明,并且,将“改进意见”也做了更为具体的阐述。这一次的沟通,使罗老师明白了自己设计的这门课程优势所在,存在的问题有哪些,也明确了自己改进的方向。 几个月后,经过修改的《环游中国课程设计开发方案》又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主要针对上一次问题比较大的几个项目,依据量规,再次进行评价。这次,我们惊喜地发现,无论是“有重点”、“趣味性”还是“实用”,该门课程的设计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样,我们针对“教材设计”又一次提出了“改进意见”,并向罗老师做出说明。 就这样,几次重复后,《环游中国课程设计开发方案》终于通过了审核,可以在课堂内实施了。 罗老师只是学校众多课程设计开发者中的一员,《环游中国》也只是学校众多校本课程中的一门。对于每一门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我们都是借助量规,力求做出公正、客观、合理的评价,以确保每一门获得“准许证”的课程都是有质量的,有潜力的,有前途的。 治白癜风海口哪家医院好白癜风医院南京哪家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oveyouocococ.com/zlkfmj/15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