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8-3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潍坊市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行动计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更好发挥潍坊优势,推动全市域全方位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鲁政发〔〕2号),结合我市实际,编制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发展和一体化发展为主线,发挥潍坊特色优势,全市域全方位推进,坚持基础设施共建、产业体系共育、协同创新共创、开放格局共促、绿色生态共筑、文化旅游共塑、公共服务共推、营商环境共赢,着力在融入一体化、推进一体化、服务一体化中彰显潍坊担当、展现潍坊作为、贡献潍坊力量,积极推动胶东经济圈成为合作机制完善、要素流动高效、发展活力强劲、辐射作用显著的区域发展共同体。

(二)基本原则

坚持高点定位。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准确把握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意图,提高政治站位,抬高工作起点,争当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先锋。

坚持全域融入。牢固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按照先行区率先突破、中心城区示范带动、拓展区联动发展的路径,注重多主体、多层级、多领域集成推进,形成全市域全方位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格局。

坚持合作共赢。践行区域利益共同体理念,深化胶东经济圈城市间交流合作,建立健全共建共享共赢机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联合破解体制障碍,聚焦聚力共同打造一批体现胶东经济圈特色的重点板块、优势产业和标志性工程。

坚持优势集成。发挥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国际动力城、职业教育高地等优势,强化区域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和错位协同,积极探索区域间协同发展新模式,全面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共同提升胶东经济圈国际竞争力。

(三)空间布局

结合潍坊实际,统筹优化全市资源禀赋,坚持全域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构建“一廊引领、两轴带动、三带支撑”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一廊引领”,即以北部莱州湾沿海区域联通胶东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长廊为引领,发挥潍坊北部沿海地区现有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重点发展现代海洋化工、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为主导的现代海洋产业。加快推进与青烟威日在港口联动、临港产业、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合作,建设胶东经济圈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经济发展长廊,合力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新引擎。

“两轴带动”,即济青高铁创新发展轴和胶济铁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轴带动沿线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济青高铁快捷交通优势和海洋科技人才资源集聚优势,加强与青烟威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高科技企业的合作,积极参与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批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和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构建胶东经济圈科技创新共同体。依托具有百年历史的胶济铁路线,发挥沿线先进制造业传统优势,加强与青烟威日在高端装备制造、海工装备研发、智能制造等方面深度合作,着眼错位发展,培植产业集群,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胶东经济圈先进制造业重要支撑轴线。

“三带支撑”,即以毗邻区产业合作示范带、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隆起带和南部山区绿色生态涵养带支撑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毗邻区产业合作示范带,借助青烟日产业优势,搭建产业转移供需信息对接和磋商平台,推动诸城、高密、昌邑三地与青烟日毗邻区开展产业合作,为胶东经济圈毗邻区一体化发展探索路径、提供示范。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隆起带,依托胶东五市中心城区资金人才信息政策汇聚优势,加强与青烟威日在现代金融、文化创意、信息咨询、会展经济、医养健康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人才互通和合作共荣,全面提升胶东经济圈中心城区一体化水平,推动现代服务业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南部山区绿色生态涵养带,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建设胶东经济圈“后花园”为目标,大力实施南部山区森林生态屏障建设,重点推进峡山水库胶东地区调蓄战略水源地工程、南部山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森林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有效恢复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四)行动目标

到年,全面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空间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一体化基本实现。与青烟威日协同发展全面增强,一体化体制机制更加有效。跨区域共建共享全面建立,与青烟威日通勤化的交通体系更加便捷。潍坊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中枢纽和门户作用有效发挥,成为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加快建设世界著名的国际动力城。充分发挥潍柴集团在绿色动力、传动系统、整车制造、高端装备零部件等方面的研发制造优势,培强做大豪迈科技、福田汽车、盛瑞传动、雷沃重工等行业骨干企业。加强与青烟威日相关高端动力装备企业的嫁接联合,着力推进高端动力装备产业创新性成长、链条式拓展、园区化布局、集群化发展,打造享誉全球的国际动力城和高端动力产业基地。到年,全市高端装备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亿元。

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枢纽城市。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港口、航空、信息通道等建设,加快形成米字型路网格局,加密青烟威日公路通道,内畅外联的城际快速化、通勤化、公交化交通路网完善配套,胶东“一小时经济圈”更加便捷通畅。积极推进机场迁建,大力扩展对外航线网络,区域航空枢纽、临空临港经济联动发展,竞争力明显提升。顺应5G发展趋势,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区域网络枢纽效能明显增强,建成与一体化发展相匹配的互联互通、立体多元、信息智能综合性枢纽中心城市。到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突破3万公里,全市实现5G信号全覆盖。

加快建设面向全球的创新活力之城。与青烟威日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战略合作更加紧密,要素资源自由流动机制灵活有效,全域范围内配置资源能力显著增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联合协作科技创新能力倍速提高,实现创新主体高效协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较强竞争力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全力打造区域创新型副中心城市,成为人才羡慕向往、活力迸发的创新创业之城。到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8%。

加快建设区域性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借力借势青岛对外开放龙头作用,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进出口国际博览会、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对外经贸活动成效显著,潍坊国际风筝会、中日产业韩博览会、鲁台经贸洽谈会、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等开放节会和开放平台影响力持续放大,国际合作交流更加深入广泛,对外协同开放水平全面提高。到年,经济外向度达到2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占全市比重达到31%。

加快建设胶东区域绿色生态秀美名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南部山区生态屏障建设日益完善,北部滨海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沿潍河、弥河等重要河流生态廊道基本形成,城市绿色生态空间不断拓展,跨区域、跨流域生态保护和污染联防联治机制高效运行,建成南部山青、北部海蓝、两河水秀、城市绿美、全域生态的美丽之城。到年,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力争达到%,绿色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前列。

二、重点任务

(一)共建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打造高能级区域联通新枢纽

统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着力完善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构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保障体系。

构筑便捷通达一体化交通网络。加快完善区域港口、机场、铁路、公路等交通网络的无缝对接,构建海陆空多式联运的立体化交通网络,聚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依托省港口集团,加强与青烟威日港口一体化建设、运营和管理,加快建设潍坊港5万吨级航道,推进小清河复航,建设特色海河联运枢纽港,实现胶东五市港口间直达直航。实施潍坊机场迁建工程,加强航空货运设施建设,统筹空域资源利用,促进民航、通用航空融合发展,联合青烟威日机场共同打造东北亚航空物流基地。积极推进京沪高铁二通道、潍坊至烟台、潍坊至董家口港、潍坊疏港铁路建设和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推进胶东经济圈公路互联互通,建设潍坊至青岛高速公路及连接线、潍日高速潍坊连接线、明董高速和济潍高速,实现潍坊至胶东主要城市间多点、多通道快速连接。推进潍青欧海铁联运大通道建设,提升鲁新欧青州号国际货运班列运营能力。支持建设潍青城际、潍烟城际、潍日城际等为主体的城际快速化、通勤化、公交化交通体系,率先在胶东经济圈实现城际客运公交化,建成胶东“一小时经济圈”。加快建设智慧交通综合平台,推进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50公里城区公交专用道,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牵头单位:市交通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海渔局、市商务局、市大数据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推进跨区域能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省级新旧动能转换战略水源地建设,统筹谋划建设黄水东调、引黄济青等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水利工程,实施峡山水库胶东地区调蓄战略水源地工程,推动官路水库复建,提高胶东经济圈水资源保障能力。完善与周边区域电网建设,提高区域电力交换和保障供应能力。加强区域油气管网互联互通,重点推进烟台港原油管道复线、山东管网北干线项目、东黄输油管线(复线)及寿光输油站搬迁项目建设,增强能源协同保障水平。发挥潍坊在氢燃料电池技术与制造、氢资源制备、加氢站建设等关键环节的基础优势,强化氢能产业全链条推进,打造全国氢能综合利用和燃料电池产业化基地。(牵头单位:市水利局、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共建高速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一代技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渤海湾海洋大数据中心、物联网产业园和北斗科创园等项目,加快下一代互联网(IPv6)规模部署和推广应用,高标准推进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充分利用青岛国际海底光缆登陆站扩容建设的契机,争取潍坊互联网国际专用通道建设,力争成为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试点。积极实施潍坊5G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开展5G技术研发试验,合力布局胶东经济圈5G网络设施,共同实现胶东五市城区重点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云数据中心建设,加快统一储存和计算资源布局,建设绿色云计算数据中心和数据共享平台,合力打造“数字胶东”。(牵头单位:市工信局、市大数据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移动公司、市电信公司、市联通公司、市铁塔公司,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二)共育特色鲜明主导产业,打造高质量产业集群新优势

强化胶东经济圈产业合作,重点推动现代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高端化工、现代农业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共同打造渤海莱州湾经济发展带。

共同打造国际先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群。依托胶东五市海洋经济发展基础和优势,加强区域统筹,推动现代海洋产业错位协同发展,打造世界先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坚持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抓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海洋科教创新基地等特色园区建设,突出发展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现代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等特色海洋产业,建设湾区经济带动、临港经济支撑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海洋牧场建设,推进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试验、凡纳滨对虾遗传育种中心等项目,推动现代渔业向高附加值、全产业链转型。实施“智慧海洋”工程,以海洋大数据平台为支撑,提高海洋开发利用保护的科学化、智慧化水平,引领海洋开发进入“深蓝时代”。积极申办潍坊国际海洋动力博览会,打响海洋动力装备品牌。(牵头单位:市海渔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卫健委、市大数据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共同打造国际一流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坚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深度融入胶东经济圈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强化与青岛中车四方、烟台中集来福士、威海威高集团、日照钢铁集团等龙头企业合作,打造国家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以建设国际动力城为引领,吸引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建设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商用车新能源动力总成系统制造基地等项目,培育形成全球领先的万亿级动力装备产业集群。依托雷沃重工、英轩重工等企业,重点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智能大型拖拉机、多功能联合收获机械、免耕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械等新型智能农机装备,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智能农机装备生产基地。依托豪迈科技、浩信机械等优势企业,重点发展数控机床、轮胎模具和智能铸造等产业。加快推进歌尔智慧城、共达智能电声科创园等项目,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下一代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布局,共同筹建胶东经济圈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大数据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共同打造国际领先的绿色高端化工产业集群。立足胶东地区海洋化工和石油化工产业基础,拉长产业链条,推动基础产业整合优化、中下游延伸产业高端化提升、新兴产业创新超越,构建具有胶东特色的绿色高端化工产业体系。坚持高端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放大高端石化产业基地的示范引领和虹吸效应,发挥中化弘润石化、山东海化、鲁清石化、大地盐化等优势企业带动作用,加强与青岛丽东化工、烟台万华化学等企业深度合作,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开发化工新产品,培育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网络化的循环经济体系,主动承接青烟威日化工产业转移,建成以油盐化工产品接续利用为特色的绿色化工产业集聚区。(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共同打造国际知名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立足山东优势、潍坊特色,抓好潍坊日本高端果蔬基地、中日韩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农综区滨海现代农业(畜牧)产业园、江北仙草小镇建设,推动中日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互认。聚焦新技术,加快建设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加强与青岛农业大学科研合作,发挥寿光果菜品种权交易中心作用,建设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业创新基地、农业技术和人才国际交流合作基地。聚焦新产业,加强与青烟威日四市在农业科研、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全产业链开发。健全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体系,整合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潍坊配送分中心等资源,共同建设胶东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聚焦新业态,加大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大力发展智慧型农业,建设中国蔬菜小镇、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共同创建绿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聚焦新模式,探索建立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村产权交易、畜牧产品国际交易等新模式,提高农业对外开放发展水平,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动力和支撑。(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大数据局、国家农综区推进办,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三)共创协同创新共享体系,打造高层次产学研合作新样板

发挥职教资源优势,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加大人才扶持力度,深化与青岛科研合作,共建胶东经济圈科技创新共同体。

力促科教资源开放共享。立足国家科技战略和山东实际,面向胶东经济圈广泛聚合创新资源。共推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推动潍坊学院等高校与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烟台大学、山大威海分校等高校加强合作,推进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发展,共同打造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围绕胶东五市产业技能人才需求,发挥潍坊职业教育优势,依托潍坊科技学院、潍坊职业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潍坊工程职业学院等院校,加强与青岛职教院校交流合作,精准对接青烟威日高端动力装备、海洋工程装备、高端绿色化工、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等优势产业,探索开展跨区域企业人才定制化培养模式,建设面向全国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力促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借助胶东区域内科研院所、研发平台集聚优势,开展多领域、全方位、深层次委托研发、技术成果授权、技术转让入股、研发技术团队“带土移植”等多种产学研合作,加快建设中科院化学所潍坊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潍坊研究院等平台,共创胶东经济圈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共同体。积极对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青岛)、中国海工北方总部(烟台)、国家浅海综合试验场(威海)、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威海)等胶东经济圈重大科研机构平台,推进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借助青岛国际院士港、青岛蓝谷等科创高地,协同推进区域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潍柴、歌尔、盛瑞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青烟威日开展多元多基地建设、人才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带动等方面合作,共同打造行业领域技术创新制高点。探索企业主导、院校协同、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建设胶东经济圈产学研用合作创新示范引领区。(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力促人才资源高效利用。积极探索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合作创新机制,运用“星期日工程师”“云端工程师”“轨道人才”等人才共享模式,推进胶东五市人才资源共有共享、高效利用。建立胶东经济圈人才专家库,推动建立胶东五市统一的人才一体化评价和互认体系,探索胶东五市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身份不变、双向选择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借助青岛市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创建,加大国内外人才招引政策支持力度,联合青烟威日开展国内外高端人才招引“一卡通”试点,积极参与引进高层次国内外专家智库,为胶东五市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建立完善毕业生就业创业跨区域合作机制,鼓励和吸引全国高校毕业生到潍就业创业。大力实施鸢都领军人才工程,深入开展企业家发展领航、博士人才重点引进、行业领域重点人才培养等计划,营造富有竞争力的人才生态环境。(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四)共促互利共赢开放格局,打造高水平区域开放新高地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全面树立对外开放合作发展理念,与青烟威日联手构筑一批高水平开放发展平台,增强国际合作优势,共同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为引领,与青烟威日共同推动建立“一带一路”战略联盟。拓展与欧洲国家在智能制造、海工装备、生态环保等特色和优势领域合作交流,深化与东盟、中东欧、非洲、拉美国家在海洋港口、农业开发、资源能源、文化教育等特色和优势领域融通合作,打造共建共享的区域合作新引擎。加快特色服务出口基地、现代化保税港区、滨海国际服务贸易港建设,推进潍青欧国际多式联运通道和青州国际陆港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积极融入全省欧亚班列统筹发展规划,共同完善山东省中欧班列运营平台,携手共建东联日韩、西接欧亚大陆的对外开放大通道,共同打造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平台的重要枢纽。(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全面深化与日韩互动合作。借力青烟威日与日韩企业合作广泛优势,依托青岛建立中日韩企业战略合作联盟,深化高层对接机制,携手打造日韩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广泛搭建经贸合作平台,设立驻日本经济贸易代表处,注册成立潍坊日本总商会、潍坊韩国总商会,加强与日韩在健康养老、文化旅游、信息化等领域合作。加快推动日本日世株式会社食品工业园、寿光日本现代农业产业园、高密新济医疗养老综合体等项目进程。推动特色园区建设,探索建设中日(安丘)现代农业出口基础产业园、中韩(峡山)健康养老产业园、中日(寿光)高端农业“两国两园”,在滨海开发区、高密市和诸城市谋划建设对日韩高端化工、高端制造、纺织服装等领域合作产业园区。(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推进对外开放载体平台建设。聚力胶东五市打造开放发展高端平台,积极参与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中国(烟台)国际葡萄酒节等重大节会活动。全面提升潍坊国际风筝会、中日韩产业博览会、鲁台经贸洽谈会、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等节会办会层次和水平。扩大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交流,深化与国际友好城市、友好合作关系城市的全方位合作,提高城市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强化中德、中以等国际产业合作,高水平建设境内外经贸合作园区、加工装配基地和物流产业园区,加快中德“两国两园”、中以科技转移平台等项目建设。依托青岛、烟台自由贸易区建设契机,发挥潍坊综合保税区、青岛保税区诸城功能区、东亚畜牧产品交易所等对外开放功能平台作用,强化与青烟威日在市场、规制、标准等方面的共享交流,打造对外开放创新服务聚集地。(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投资促进局、市外办、潍坊海关,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五)共筑生态环境绿色屏障,打造高颜值山清水秀新天地

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大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力度,强化污染源头协同共治,打造南部山青、北部海蓝、两河水秀、城市绿美、全域生态的绿色可持续生态环境。

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推动建立健全海岸线动态监测机制,加强莱州湾海岸线保护与管控,强化岸线资源保护和自然属性维护。实施“南红北柳”重点工程,完成小清河等入海口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修复,推进滨海城际生态绿廊(防护林)工程和寿北环境综合治理,完成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推进各类海洋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修复保护。严格落实近岸海域水质目标考核和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任务,全面清理非法和设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提升沿海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围填海问题综合整治,从严管控新增围填海项目。全面推行“湾长制”“河长制”,共同打造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海渔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以打造胶东半岛中部生态脊为目标,加强青州、诸城、安丘、临朐、昌乐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力度,做好山区森林管护、全域造林绿化、河流水质提升等生态修复保护。实施沂蒙山泰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五莲山北麓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共防共治工程。加强潍河、弥河为重点的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建设,与青烟威日共同打造跨区域湿地景观和自然生态保护地,共同夯实胶东经济圈生态屏障。(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实施环境污染防治工程。全面加强跨界水体环境治理、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固废危废污染和土壤污染联防联治。深化推进胶东经济圈区域治水一体化机制,与毗邻城市加强河道跨界断面水质联合检测,探索边界联合河长制、湖长制,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联合处置机制。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同制定城市空气质量达标时间表,实施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污许可制度,落实排污者治污主体责任,持续推进大气质量改善。共同推进受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示范,防控农业面源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完善跨流域、跨区域生态补偿制度,强化重点流域生态联治,同步推进生态补偿、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六)共塑胶东文化旅游内涵,打造高品味文化旅游新品牌

大力弘扬胶东地区红色文化、海洋文化、影视文化、开埠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等历史内涵,全面提升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和价值链,加快建设滨海文旅融合示范区。

打响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品牌。发挥胶东地区红色革命历史资源丰富的优势,强化红色旅游区域合作,开展胶东红色文化研究,整合现有战役遗址、纪念馆区、教育基地等革命历史资源,共建胶东地区红色旅游示范区。依托潍县战役纪念馆、王尽美烈士纪念馆、庄龙甲故居、昌邑抗日殉国烈士祠等红色文化研学基地,以“英雄潍县,红色丰碑”为主题,挖掘、展示潍坊红色文化内涵,传承弘扬潍坊革命历史精神,高标准实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乐道院潍县集中营旧址的维修保护和博物馆筹建等工作。支持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整合提升红色文化资源,加大开发、保护和宣传力度,推进革命传统文化和红色旅游一体发展,共同打造胶东区域红色文化精神高地。(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退役军人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打响北部滨海海洋文化品牌。依托胶东沿海区域海洋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资源,共建胶东旅游城市合作联盟,擦亮海洋文化旅游品牌,携手打造仙境海岸旅游黄金带。以滨海风情旅游区为龙头,突出生态景观营造和旅游美化提升,重点打造欢乐沙滩、游艇码头、风筝冲浪、盐浴温泉等特色旅游项目,将海岸公园、滨海浴场、特色渔村等融汇连贯,促进休闲娱乐、体育竞技与生态观光游融合发展。办好国际风筝冲浪赛事等文体赛会活动,发挥“龙抬头节”“盐神节”等非遗项目带动效应,搭建“海洋文旅+”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扩大北部滨海运动休闲品牌知名度,形成“春放彩鸢秋冲浪,夏戏海水冬泡泉”的滨海四季旅游新局面,打造北部滨海旅游休闲门户。(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海渔局、市体育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打响底蕴厚重民俗文化品牌。发挥胶东地区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精彩纷呈的特点,精心挖掘总结宣扬具有鲜明特色的民俗文化,形成百花齐放、繁星闪烁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格局。弘扬传承潍坊风筝制作技艺、杨家埠木版年画、潍坊嵌银漆器技艺、潍坊核雕、高密剪纸、东镇沂山祭祀仪式、诸城派古琴、青州花毽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创建“联合国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与青烟威日联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名片。发挥潍坊风筝博物馆、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潍坊十笏园、青州古城、潍坊民俗博物馆等示范带动作用,以民俗体验、艺术品鉴赏、特色美食等休闲旅游为重点,合力打造胶东区域特色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打响特色鲜明地域文化品牌。依托胶东地区地域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优势,加强与青烟威日深入合作,共同策划跨区域文化品牌营销,探索胶东经济圈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新模式。深度挖掘潍坊世界风筝都、中国画都、中国民间文艺之乡、金石之都优势品牌资源,更高水平办好潍坊国际风筝会、中国画节、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等节会活动,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化与青烟威日旅游全方位对接合作,重点打造青岛滨海—青州古城—诸城恐龙“旺季联合游”、寻味青岛—滨海渔盐文化节—寿光菜博会—杨家埠年画“淡季互补游”等一批精品联合游线路。联合开展区域旅游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合力构建旅游资源、网络、信息、市场等共享机制,推出胶东文化旅游一卡通,推动胶东经济圈居民间互访互游。加快推进文旅大项目建设,抓好坊子泰华城、高新谷德茂、寒亭中港购物中心等商业综合体建设,积极培育美食街、酒吧街等特色商业街,谋划举办一批音乐节、美术节、灯会等夜间文化休闲活动,打造“四季夜潍坊,鸢都不夜城”。(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商务局、潍坊国际风筝会综合服务中心,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七)共推公共服务领域合作,打造高品质社会民生新标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围绕均等化、普惠化、便利化目标,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一体化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提升民生服务合作水平。主动接轨胶东经济圈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互认互通。支持提升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在胶东五市间转移接续的便利化水平。推进胶东五市跨市户口迁移网上审批、居民身份证、机动车驾驶证异地申领,异地驾考和机动车异地审检、违章联网办理。统筹推进胶东五市固话同号、手机同网、资费统一,加快通讯并网升级。加快胶东五市城市阅读、公共文化服务、公共交通等同城化建设,实现公共服务领域一卡通。(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交通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提升教育领域合作水平。推动胶东经济圈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各级各类学校跨区域交流合作。与青烟威日高校开展跨区域合作,共建分支机构,共享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加快山东海洋技术大学、潍坊海洋科技职业学院、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等高校建设,推动潍坊医学院创建潍坊医科大学。加强与青烟威日职业教育合作办学,优化技术人才培育体系,搭建跨区域职业教育集团,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推动胶东经济圈优质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建设,建立区域基础教育信息网络互联互通与共建共享机制。(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提升医养健康合作水平。共同推动胶东经济圈智慧医疗发展,创新转诊、转检、远程诊疗、联网挂号等远程医疗医联体模式,完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和双向转诊合作机制。统筹衔接医保支付政策,稳步推进门诊慢性病省内异地联网结算工作,扩大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实现县级行政区域内有1-2家门诊慢医院,提高参保群众覆盖面和受益面。推进智慧医疗建设,联合提升胶东五市数字健康管理服务水平,实现名医名院零距离服务。共同推进胶东经济圈医养康养基地和养老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建设标准、服务标准、照护需求评估标准相互衔接,联合建设一批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特色养老服务综合体。(牵头单位:市卫健委;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医保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提升社会治理合作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创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社会治理协同机制。加强跨区域、跨部门应急联动,健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推进胶东经济圈防灾减灾一体化。推动建立胶东经济圈社会治安联勤指挥系统,探索警务一体化建设,建立综合行政执法协作配合机制,提升区域一体化执法水平和效能。联手建立“胶东经济圈司法链”,共同打造全流程记录、全链路可信、全节点见证的司法级别信任机制,共促胶东经济圈司法一体化发展。(牵头单位:市应急局;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卫健委、市海渔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八)共营国际一流开放市场,打造高效能营商环境新典范

统筹政务服务办理流程,优化市场要素资源配置,完善共建共享共用信用体系,打造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营商环境。

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加强“放管服”改革区域联动,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规范审批事项、精简审批要素、优化审批流程,建设高效透明简约的政务服务体系。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政府核心业务“掌上办事”和“掌上办公”全覆盖。共同推动胶东五市“一网通办”建设,完善网上身份认证、电子签名、电子文书归档、手机版电子营业执照发放等功能,设立线下“一网通办”服务专门窗口,实现政务服务线下异地办理和全流程线上办理。深度融入青岛都市圈,在青岛探索建立“鸢都会客厅”,构建集合作洽谈、双招双引、人才交流、商务服务和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服务平台。(牵头单位:市审批服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大数据局、市税务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加快推进要素市场一体化。加强与青烟威日金融资本、知识产权、信息对接交流,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素市场体系,实现胶东五市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鼓励金融机构面向胶东经济圈企业开展金融服务、股权投资等业务,参与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投资基金,加快潍坊五板资本市场、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引进一批国内外金融机构区域管理总部或分支机构。依托现有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用市场化手段联合青烟威日共同建设区域性用能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市场。建立重大工程项目选址协商机制,创新集中集约高效用地用海方式,统筹配置土地海域等要素资源。推进市场监管跨区域协作共治,联合强化一体化网络监管,共同构建联席会议、信息交流、案件协查、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合作发展等联动合作机制。(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海渔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加快推进信用体系一体化。推动胶东经济圈信用体系一体化建设,建立信息共享、监管共用、规则共建的全域信用体系工作机制。共同打造“信用胶东”平台建设,实现各类红黑名单信息的跨部门归集和跨区域应用,推动完善跨区域执法协作联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深入推进潍坊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建设,强化信用约束和联合奖惩,构建信用数据信息归集共享使用的长效管理机制。健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制度,聚焦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推进跨区域信用联合奖惩。(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

三、先行先试

主动融入胶东经济圈和青岛都市圈,重点建设高密临港经济区、诸城先进制造业转移配套基地和潍坊滨海飞地经济协同共建示范区,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领域先行探索、率先破题。

(一)建设高密临港经济区

借力青岛胶东国际机场空港经济发展,充分发挥高密地缘、产业和成本优势,加快高密临港经济区建设,打造青潍一体化发展先行区。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在规划布局上先行先试。主动加强与青岛毗邻区在基础设施、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衔接,搞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实现规划布局科学合理、无缝对接。二是在产业集聚上先行先试。在临港经济区核心区设立综合保税区东区,推动临空产业区、先进制造产业区和红高粱小镇“两区一镇”联动发展。加快推进豪迈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连续流微通道技术应用示范基地、星宇新材料产业园、恒大文旅康养城、胶河综合治理等支撑项目落地,打造辐射青岛都市圈的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三是在一体化发展机制上先行先试。探索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加强与胶州的沟通对接,组建青潍一体化发展协调小组,成立规划编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财政金融等工作专班,联手胶州共建航空产业科创中心等平台,构建层次分明、合作紧密、运转高效的工作运行体系。

(二)建设诸城先进制造业转移配套基地

抢抓胶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动能转换的重大机遇,依托诸城机械制造和汽车制造产业基础,主动承接胶东经济圈汽车及零部件、海洋装备制造、电子电器、纺织服装等先进制造产业生产和配套环节转移,促进先进制造业“延链、强链、补链”,打造胶东经济圈合作紧密、优势互补的先进制造产业发展共同体。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在产业融合上先行先试。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广泛集聚智能制造产业高端环节、高端功能、高端要素,强化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二是在协同创新上先行先试。发挥福田汽车、义和车桥、美晨科技等企业的龙头作用,推进优质企业主动融入胶东经济圈智能制造区域产业链,强化互延长板、错位补链,支持在创新前沿、要素集聚、企业培育、产业升级等方面协同创新,力促智能制造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重构胶东经济圈智能制造区域产业创新链。三是在产业赋能上先行先试。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加快布局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新兴产业,打造一批以数控机床、食品机械、环保机械为特色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建设胶东经济圈重要的智能制造集聚区和示范应用先行区。

(三)建设潍坊滨海飞地经济协同共建示范区

以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建设胶东经济圈飞地经济示范区,主动承接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地产业转移,创新“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资源要素科学合理配置,打造胶东经济圈飞地经济协同共建示范区。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在发展模式上先行先试。以建设胶东经济圈飞地经济示范区为契机,深化多种形式的产业转移合作模式,重点围绕海洋动力装备、绿色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等海洋新兴产业,创新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成等合作机制,鼓励胶东地区缺少建设用地指标城市到滨海单独或共建产业园区,联手青烟威日政企共同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供应链横向配套,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二是在金融创新上先行先试。依托潍坊滨海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创新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支持政策,强化银企对接合作,加快建设金融小镇,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鼓励各级各类金融机构在潍坊滨海增设分支机构,打造胶东经济圈区域性资产管理中心。加快推动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通过直接投资、股权合作、厂房代建等方式,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三是在科技创新上先行先试。发挥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优势,以山东海洋科技大学园为依托,发挥山东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中科院化学所“一院一基地”等科研院所作用,加强推动胶东经济圈涉海领域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深化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探索区域、高校、企业合作发展机制,共建一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支持和高端化、专业化科技支撑。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市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工作,研究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协调解决跨区域合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市直有关部门要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任务扎实推进。

(二)强化工作推进

围绕八项重点任务,聚焦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科技创新平台、产业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共享、对外开放合作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立重点工作项目化推进机制,明确工作落实的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状,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类合作事项能落地、快实施、早见效。高密、诸城、滨海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先行区,围绕先行先试重点任务,尽快编制具体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

(三)强化督促检查

加大督促检查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协调调度、重大问题会商解决机制,对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年度工作任务实行“清单制+责任制”管理。定期对涉及区域协调推进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事项联合进行督促检查和动态评估,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四)强化舆论宣传

充分利用互联网、报刊、电视、广播、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loveyouocococ.com/zlkfmj/zlkfmj/159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