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数学 提起蒙特梭利教育,马上令人联想到“感官和数学教育,”蒙氏感官数学,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于3-4岁儿童的数学发展,有什么目标和要求? 不难发现,排在目标首位的,便是感受数学的“有趣”和“有用”。而这也是蒙氏数学的“有名”之处,将原本抽象枯燥的数理概念用了适合孩子的方式“展示”,并结合实际让孩子感受到数的用处,因此“有魅力”。 感官数学的教具 蒙氏教室里,我们用充满秩序感和规律性的教具,培养孩子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各个感官的能力。 感官给予中我们注重孩子“配对”“分类”“排序”这三项基本操作,培养了孩子的逻辑思考和抽象能力,是数学的预备。 “感官训练的目的是区分事物。”------玛利亚.蒙特梭利 1.孩子通过材料的分析和比较,能判定两个物体的不同特征 2.孩子的注意力被事物的外部特征吸引时,能感知到差异 3.孩子根据不同特征的大小差异,将一系列的物体进行排序 配对 有些家长会向老师反应这样的情况:自己的孩子会从1数到10,但当把具体的数字拿到孩子面前,或者邀请孩子拿出具体数量的物品,孩子并不认识,这就是所谓的“只是把1到10的顺序当作歌词一样记下来了。” 在感官配对的背后,蕴含着数学中等量的关系,通过数与量之间的匹配,将数赋予了量的意义,而不只是单纯的符号或是名词。 这里的数,包含的是一切感官的名词,包括视觉、触觉、听觉、触觉、嗅觉。 带纽插座圆柱体,圆柱体和其对应的插座的配对,增加感官大小的视觉辨识力。 几何图橱中,嵌形和嵌框之间的配对,了解不同形状名词的含义。 排序 数学就是一门跟顺序有关的学科。 当孩子开始数数的时候,他们是在按照数字的顺序来数数,而这种对于顺序的体验和理解,早在孩子感官学习阶段就已经开始了。 从大到小的排序粉红塔 从长到短的排序的长短板 丛深到浅的色板 从粗燥到光滑排序的触觉板 十进制 带插座圆柱体、粉红塔、棕色梯、长棒、彩色圆柱体等等的工作都是以10个为一组呈现在孩子面前,且每一个物体的大小也是以10为一个自然单位。 我们把十进制的概念通过感官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孩子在进入学习十进制前,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预备好了。 几何 我们通过几何图形橱帮助孩子建立起对几何图形的感官认识,同时也学习了不同的几何图形名词。 我们通过立体几何体让孩子对几何的认知从二维转向三维,然后用立体几何体的投影,来比较立体几何形状与平面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的立体几何形状之间的关系,让孩子可以直观地看到三维和二维之间的联系。 具象到抽象 我们鼓励孩子来探索教具与教具之间的练习,当孩子能够在具体的物品之间寻找到联系的时候,也就是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 明确的课程目标 了解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特征,如:大小、高矮、粗细、长短、色彩等认识,提高感官认识的精确性,促进孩子的自我感觉和自我意识。 通过配对、分类、排序等联系,建立两孩的视觉判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将生活中抽象的物质特征,如:轻与重、冷与暖、粗糙与光滑、嗅觉、味觉等认识,进一步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建立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趣味识字 智力的第一因素是语言(听觉语言和视觉语言)能力,而语言能力主要取决于词汇量,教孩子今早识字、会使他的词汇量迅速增加。 幼儿(尤其是6岁以前的幼儿)往往是通过右脑整体识别的模式来识字的,婴幼儿在识字的过程中,是将字形、字音同食物直接练习起来记忆的,所以幼儿识字有利于右脑的开发。 从理论上来说,3-5岁是幼儿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开发智力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如果学习汉字,可以有利地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我们引入洪恩的识字字卡,配套上蒙特梭利三阶段教学法,让幼儿在玩乐中辨字、识字、组词、造句,为早期识字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 专业的蒙氏感官数学教具、在玩中习得感官数学的知识,且保持对数学的热爱;配套的图卡、字卡,结合蒙氏三阶段教学法,开启趣味识字;运动技能与安全保护技能同时并存的体适能课程,增强体质。 小班教学 6人满班,2位老师,1:3的高配比,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