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三观不合”,“颠覆三观”的一些争论,大家也都知道何谓“三观”,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看待事物的立场与观点。可以用三句非常简练的话让你记住三观的含义: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世界观)?你觉得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生观)?你认为做什么是最有意义的(价值观)? “三观”是我们中国文化和汉语中的特有词汇,而在西方文化中是没有“三观”之说的,如果一定要找出“三观”对应的英语词汇,可以用beliefs,interests,values来表示,非常有意思的是价值观这个词在东方和西方文化中的解释中是没有歧义的,在以后的跨文化工作技巧模块中我们会进行专题讨论。 在“三观”中,个人觉得价值观是最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决定了你对待事物的态度和选择。价值观可以分为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审美价值观、生命价值观、宗教价值观、恋爱价值观等,这些价值观就像是我们内心的一把尺子,支配着我们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各种行为。今天我们使用一下驻足思考的变焦技巧,将话题就放在职业价值观这个小概念上,因为它与职业生涯的规划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 只有清楚地了解了自己的职业价值取向,才能让自己树立起比较成熟、健康的职业价值观,才能让自己处理好职业与金钱、职业与兴趣、职业与生活、职业与社会、职业与名利的正确关系。 谈到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价值观,我们需要简单介绍一下唐纳德·舒伯(DonaldE.Super),他是世界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领域最具权威性的人物,他的著作《职业生活的心理学》为世界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领域做出了不朽贡献。还需要提及另外一个人-米尔顿·罗克奇(MiltonRokeach),他的著作《人类价值观的本质》非常有名,基于这本书开发的罗克奇价值观调查表(RokeachValuesSurvey)已成为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价值观问卷,它包含终极性价值观和工具性价值观两类价值系统,各有18项,前者为人一生的终极目标,后者为实现终极目标的手段和方式。 基于舒伯和罗克奇的研究,后来的学者从价值观列表中选取了13项,开发出今天的职业价值观量表(网上有人称其为舒伯的职业价值观量表,我觉得对罗克奇有失公平)。下面我就介绍一下这13项职业价值观: 量表将职业价值分为三个维度:一是内在价值观,即与职业本身性质有关的因素;二是外在价值观,即与职业性质有关的外部因素;三是外在报酬,共计13种价值观:利他主义;美感;智力刺激;成就感;独立性;社会地位;管理;经济报酬;社会交际;安全感;舒适;人际关系;追求新意。 (1)利他主义 总是为他人着想,把直接为大众谋幸福和利益作为自己的追求。 (2)美感 能不断地追求美的东西,得到美感的享受。 (3)智力刺激 不断进行智力开发、动脑思考、学习和探索新事物,解决新问题。 (4)成就感 不断创新、不断取得成就、不断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赞扬或不断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 (5)独立性 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按自己的方式、想法去做,不受他人干扰。 (6)社会地位 所从事的工作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从而使自己得到他人的重视与尊敬。 (7)管理 获得对他人或某事的管理权,能指挥和调遣一定范围内的人或事物。 (8)经济报酬 获得优厚的报酬,使自己有足够的财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使生活过得较为富足。 (9)社会交际 能和各种人交往,建立比较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关系,甚至能和知名人士结识。 (10)安全感 希望不管自己能力怎样,在工作中要有一个安稳的局面,不会因为奖金、加薪、调动工作或领导训斥等而经常提心吊胆、心烦意乱。 (11)舒适 希望将工作作为一种消遣、休息或享受的形式,追求比较舒适、轻松、自由、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12)人际关系 希望一起工作的大多数同事和领导人品好,相处在一起感到愉快、自然。 (13)追求新意(自我成长) 希望工作的内容经常变换,使工作和生活显得丰富多彩,不单调枯燥。 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通过我
|